系统自动更新虽能提升安全性,但频繁的弹窗和强制重启常让人抓狂。别急,无论是临时暂停还是彻底关闭,Windows和Mac系统都有对应的解决方案,从系统设置、服务管理到第三方工具,本文将手把手教你掌控更新的主动权。
1、暂停更新:临时救急
在Windows设置中,进入「更新与安全」→「Windows更新」→「高级选项」,选择「暂停更新」即可获得最长35天的缓冲期,适合需要短期禁用更新的场景。Mac用户则需打开「系统偏好设置」→「软件更新」,取消勾选自动更新选项。但需注意,暂停期满后系统会恢复更新,且Mac仍需手动清除通知红点。
2、禁用更新服务:彻底拦截
按下Win+R输入services.msc
,找到「Windows Update」服务,将启动类型改为「禁用」并停止服务,关键是要在「恢复」选项卡中将所有失败操作设为「无操作」,否则系统可能自动重启服务。此方法对Windows全版本有效,但会完全阻断更新通道,需定期手动检查安全补丁。
3、组策略/注册表:高阶方案
专业版用户可用gpedit.msc
进入组策略编辑器,依次展开至「Windows更新」,禁用「配置自动更新」并启用「删除更新功能访问权限」实现双重封锁。家庭版用户需通过注册表:在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WindowsWindowsUpdateAU
路径下,新建NoAutoUpdate
的DWORD值并设为1。修改注册表前建议备份,误操作可能导致系统异常。
4、计量网络/任务计划:辅助阻断
将Wi-Fi设为计量连接可阻止后台下载更新,但仅限无线网络生效。通过taskschd.msc
禁用「WindowsUpdate」下的「Scheduled Start」任务计划,能避免系统定时触发更新。Mac用户还可在终端修改/etc/hosts
文件,屏蔽苹果更新服务器的域名访问。创新科技网 wWw.zQCYZG.COM
5、第三方工具:一键搞定
工具如「Windows Update Blocker」提供可视化界面,可快速切换更新状态,适合不熟悉系统操作的用户。但需注意软件来源可靠性,部分工具可能携带恶意代码。无论采用哪种方法,长期关闭更新会带来安全风险,建议在禁用期间定期手动安装关键补丁。